2013年1月退休生活参考版载(人民日报)前付总编周瑞全文章中谈到,中国经济改革单兵独进,政治社会改革步履滞缓 … …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贫富之间、官民之间的财产和收入差距,而是这种阶层的分野正在大规模世袭。2013年3月退休生活参考版载虞崇胜文章说:当下中国特权现象的存在和发展,正在以其特有的惯性力量侵蚀着共和国的根基。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制止和消除,改革开放的成果势必被特权阶层所吞食,甚至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会发生质的变化。前苏东国家的解体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反对剥削,建立人人靠劳动自食其力的平等社会,禁止一切特权存在。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广大群众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这个伟大目标是一定要实现的。但是在目前全世界自由化思潮泛滥成灾的背景下,即使在共产党执政的国家里,也有不少人迷失了方向,升官发财的思想意识,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钱权勾结的敛财手段,不断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就使艰难创建的革命成果会成过眼烟云。苏联解体事件就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史上一次极其惨烈的教训。遗憾的是,对这样的教训,我们有许多人并没有真的吸取,可能再蹈覆辙,这将大大延缓世界革命的到来,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苏联解体当时的情况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原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正在鼎盛时期,连美国也要谨小慎微地对待他,更不用提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了。而国内呢?一直是一党执政,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掌握着实权,谁敢超越共产党来问鼎。俗话说,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苏联的解体实际上是在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之间的争权斗争中,以叶利钦最终取得胜利而告终的。
叶利钦,1931年出生。年轻时以实干精神和工作魄力而步步荣升。196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81年成为中央委员会成员。由于具有激进思想,被戈尔巴乔夫看中,1985年被调任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及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后又成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以灵活大胆的作风著称。这时的叶利钦不仅已是苏共最高领导层中的一员,而且也是戈氏改革阵营中的主要干将。可是后来逐渐与戈氏本人及其改革政策发生了分歧。1987年10月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公开发难,11月被免去莫斯科书记职务而失宠,从戈氏改革集团中消失了。
但是,有失也会有得。他的“反潮流”精神倒成了他以后宝贵的政治资本。1989年3月,他当选苏联人民代表。1990年1月,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党内“民主纲领派”。该年5月,又当选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这时叶氏自认已在政坛上站稳脚跟,而苏联与苏共这些国家与党的机器都已波涛汹涌,危机四伏,于是他脱掉共产党人的外衣,向世界展现自己激进反对派的形象。就在1990年7月苏共28大上,抛出了其“民主派纲领”的主张。当没有被大会全部接受时,立即宣布退出共产党。1991年6月,叶当选俄罗斯总统后即签“非党化”令。8月平息“819”事件后,即将原苏联中央的权力、财产、机构划归俄罗斯所有,使原苏联中央机构瘫痪,终至苏联瓦解。
从苏联解体事件中,我们应该吸取那些教训呢?
第一,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事物的变化,内因是根本,外因只是条件。没有内因作用,事物是不会转化的。以当年苏联共产党治下的苏联国力,国外任何势力也无法撼动它,国内的党外人士就更不用提了。可叶利钦在他退党一年后就把它搞垮了,足见他的能量大得太惊人了。像叶利钦这样的人物,在党内时一直给党作过不少工作,有着巨大的贡献,又已进入了党的最高领导层,如果他有了野心,光靠自省与党纪是无法控制得了的。等到他自已感觉留在党内已不仅对他无用,而且还会防碍他的行动而自已提出退党时,就是党和国家遭受灾难的时候了。而这样的人物往往是不少的。可只要出了一个,就会全盘皆输了。这才是最可怕的。可是我们有的同志,只知道要加强党对外的领导权,忽视了执政后党内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这一情况。这是非常危险的。
第二,要摆正党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共产党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散而创立的,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因此,在人民面前,无论是党的组织还是党员个人,都应该是光明磊落,清白无瑕,大公无私的。在反动统治时期,党被迫害,一切行动必须高度保密。但解放后就没有这个必要了。更主要的是,这时党已掌握了极大的权力,而权力的能量是比财富的能量要大得很多很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最革命是因为一无所有。毛主席的农村阶级分析也是从他们对土地的拥有程度来决定他们对革命的态度的。可权力实际上是直接掌握各种物质及利益的分配的,这就与一无所有或只有一点点完全不同了,物质的分配、利益的得失,可决定他们对革命的态度。所以在人民政权建立以后,权力的使用必须在广大群众的严格监控下行驶,才能确保党员与党组织不会变质。列宁逝世得太早,苏联在它的政权巩固以后,那里的人民从没有真正掌握上权力,因而最终变质了。毛主席晚年已洞察苏联的危险,但他对苏联是无能为力的。而对中国则是忧心如焚。自知年事已高,时间紧迫,不得已只好破釜沉舟,发动了一场文化大革命,提出踢开党委闹革命,也就是从上到下推翻旧的党组织,把全部权力直接交到了广大群众手上。可这个行动太突然,群众无所适从,正如兵书上说的“以不教民战,是为弃之。”群众没有掌权的经验,不知道怎么掌权。而且以往也很少接触各级官员,连最基层的干部的情况也不甚了解,因此无法确定谁是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成员,谁是资产阶级司令部的成员,结果倒是被林彪、四人帮这些阴谋家所利用,把整个国家搞得一团糟,最终只能是失败。但从总体来说,毛主席这是在工作方式上犯了错误,他对以往共产党掌权后仍长期独揽大权必将招致腐败变质已深信无疑,认为必须尽快将权力完全移交给人民,让广大群众能真正当家作主,才能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这种认识是完全正确也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党与国家的成亡,是路线的大问题。因此,虽然他已自觉那次文化大革命没有搞好,但他还是说以后还要搞。毛主席逝世后才十几年,苏联就解体了,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预见。经济必须抓,路线问题更不能忽视。当然,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以后也不能再采取以往文化大革命那种残酷斗争的形式,因为必竟还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干群关系不是一下子就能发展到敌我矛盾的地步的,同时群众也需要锻炼提高,因此应该寻找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办法来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在今年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民政部付部长姜力说,我国农村的村委会有98%以上实行了直接选举,有6亿农民参加。村民自治还包括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通过推进村务公开,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建设,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另据互联网资料,Sina2005年3月新闻调查,“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的变革”中说到,后陈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已是富裕村,可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却变成困难村了,随便抽查一个月的招待费就有一万多,群众对村干部不满,上访频繁。因大笔土地出让金不公开,村民们掀翻了乡里下来的调解车。2002年因高速公路施工承包不公开,当时村支书换届时落选。2003年新支书因经济问题被免职。2004年以前村里没有召开过村民代表会议。一般开会时则像开斗争会,村干部抬不起头来。村里到处是小字报,检举条。由于该村干群关系紧张,矛盾突出,引起了亍道、乡、县等各上级领导的重视,于是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作法,在后陈村搞起了改革的试点。鉴于以往村民自治村民们只是选举了几个村委会干部就完事,缺乏对当前重大事件的决策权与事中、事后的检查监督权,因此还是在被治,而不是真正的自治了。只有把这些权力全部交给村民,才能真正实现村民自治的目的。而这些权力中的关键权力还要算监督权。因为执行监督权可设常设机构,而监督机构不仅能随时监督管理者执行情况,而且还能随时监督管理者是否侵犯了村民的选举权与决策权。因此,2004年6月,后陈村在原村党支委会与村委会之外,新增设了一个独立的“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直接对村民代表大会负责,代表村民对村里的所有工作独立行使村务监督权。并且监督委员会的成员还不能是原两委成员及其家属,以保证监督权的公正行使。
在村监督委员会开始执行监督任务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与原两委成员产生磨擦,由于有上级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因此问题总能得到解决。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并且眼见监督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三委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融洽,干群关系也大为改善,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也很好干了。据2011年3月统计,建村监督委员会六年多来,通过有效监督,为村增收节支480多万元,集体收入从20万提高到260万,呈现干部零违纪、村民零上访、工程零投诉、不合理支出零入帐的四零现象。
从后陈村的变迁可以看出,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民自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监委会之所以能起作用,关键还由于在上级党政大力支持下,拥有了独立于同级党支部与村委会的监督权,能完全排除他们的干扰,因此才能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得以执行并逐步完善。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全村的繁荣、和谐与稳定。因此,可以毫不跨张地说,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是村民自治活动中的一个创举。从更高的意义上来说,也是全民民主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从个别农村生产承包与少数城市的特区试点中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向全国,得到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可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却一直未能突破。现在后陈村的村民自治已经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型。我们应先用五年的时间,在全国农村的各个村以及城镇的各亍道,全面推广后陈村的自治经验,务求取得实效。也就是说,不仅要有经济效益,而且要有政治效益,要使基层和谐稳定,干群关系融洽,群众得到了掌握权力的锻炼,干部也得到了应怎样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在这个基础上,再各用五年的时间,推广至乡、县、省及全国的人民民主政治。这样,再有二十五年左右时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大体就能完成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美好的大同世界了。
可是,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村不是一级政权,村民自治也只是群众的一种自我管理形式,不属于一级政权的政治体制改革范畴,因此村民自治的经验,也只能推广到村一级为止,不能向乡以上政权推广。还有一种说法是,共产党领导的体制不能改,改了就会是多党轮流执政,就是复辟资本主义,其实这些都是阻止政治体制深入改革的借口。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与党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连国家最后也要消灭。共产党的政治目的就是要建立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平等社会。而后陈村的村民自治,正是这种平等社会的雏形,是与资产阶级的假民主完全不同的真民主,是没有任何特权的人民自治,怎么就不能推广呢?不走后陈村的路,就只好还是走原苏联被解体的老路。要知道,苏联原来也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苏联共产党原来也是一个伟大的党。伟大的党也会变质的,因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条件、环境变了,事物也会跟着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路是人走出来的,人不走永远不会有路。路就在脚下,应该大胆前进。